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江苏省历年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范文 江苏省历年高考人数

江苏省历年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历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200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物品,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个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然而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务。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怎样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200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物品。富人觉得他儿子很智慧,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里面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然而,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难题的时候,情感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何样的关系呢?请就“情感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4江苏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2005江苏高考作文题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妙亮丽,中间要充实丰盛,小编觉得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进修,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三个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②自定立意。③自拟深入了解。④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2006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有人说:全球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全球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2007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008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 喜、高兴、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09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流行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摩仿与流传。各种流行层出不穷。其间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各种见解交错杂陈。创造与摩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积淀为经典。

请以“质量流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活、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1拒绝平庸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提高,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制度,有鉴识,要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不必面面俱到;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高中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议论性散文成为了“后话题作文时代”高考作文中流行的文体,简单的“三段论”,排比开头排比收。相对于规范的议论文来说,议论性散文取材自在,结构灵活,所受限制较少,考生很容易把平时的阅读写作积累在考场中释放,援笔成文,写出一篇较成功的作文。但物极必反,大量议论性散文的出现,也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导引,以致现在中学生议论性散文写作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和弊端,下面简要谈谈议论性散文写作应避免的五种情况。

一、忌套用材料,一味模仿

套用材料主要是指不少考生相信“万能开头”“万能小编觉得”之类的话或一味套用高考杰出作文里面的语段或论据,造成“你用我用他也用”的千文一面的状况。主要表现有三种:

(1)套用“开头”或“小编觉得”。有的语文教辅书上有所谓的“万能开头”“万能小编觉得”,不少学生如获至宝,作文时经常套用,如出现最多的开头是这样的排比句:“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其中最重的——毅力。(“毅力”可以换成其他词语)出现最多的小编觉得是:“蓝天若水,红叶如鱼,我听见金属的音响一声声穿越了山林。”

(2)套用高考杰出作文里面的语段或论据。近几年高考出现了一批借评价名人论述见解的特点化作文,如2002年山东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刺秦》,2003年北京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十个海子的复活》,2004年重庆考生的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和《独上高楼》,2005年河北考生的满分作文《菊花?泪水》,2005年四川考生的满分作文《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永远的苏武》等,不少考生靠背过几篇类似的文章,写何话题都引用名人事迹,尤其是李白、陶渊明、苏轼等文学家的事迹,出现了一大批让阅卷老师“头大”的作文。

(3)套用流行材料。生活中刚出现的物品固然算新,若大多数考生都用,就会失去新鲜感,考场议论文论据的使用忌讳“扎堆”。如近几年央视每年推出的感激中国人物颁奖词固然好,但大众太熟悉,已成为广大考生背诵的材料,有些考生写何作文都用当年的感激中国人物颁奖词,颁奖词几乎成了“万能论据”。

有位作家曾说过,第一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人是庸才,的三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人则是蠢才。刘墉小编认为‘创造与阐述’里面说:“第一等人创造,第二等人阐述,第三等人模仿。”如果一味套用,不知创造,一味地“拿来主义”,只能让自己的思索僵化,怎样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考生必须养成勤读书报的好习性,勤于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在作文时方能驾轻就熟,左右逢源,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二、忌盲目抒情,情感虚假

话题作文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想法认识水平,有些考生写不出对话题所反映现象的深刻认识,便用抒情文段来凑字数。这种盲目抒情的文字大多来自时下流行的高考满分作文或某些报刊登载的所谓精妙文段中,如: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 它们与话题作文的议论毫无联系,考生只以为它有文采便拿来使用,却适得其反。

还有些考生平时没有丰厚的积累,缺少对话题的深刻领悟,考试时临时拼凑一些句子,或赞美老师多么辛苦以博得阅卷教师的好感,或紧跟当前政治形势发一番假、大、空的议论,等等,不一而足。如2005年辽宁一考生的《今年花胜去年红》的第二段:

今年考生增至十六万之多,比去年同期增长几百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何,预示着何?意味着振兴东北需要我们的力量。这可喜可贺的数字正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我们的辽宁又向前迈出了一步,依旧稳坐东北三省的龙头老大这把交椅。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80年代后的我们有信心超越前辈们,有能力完成各项被指派的任务,有决心为我省乃至我们的祖国写一页光辉的历史!

这一段文字看似扣题,实则望文生义,是典型的假、大、空文章,最后被判为四类卷,一点也不冤枉。

议论性散文不是抒情散文,抒情的文字尽量要少,决不能无病呻吟,故作深沉。也不能头脑简单,哗众取宠,情感虚假。

三、忌罗列事例,不会分析

罗列事例是指考生写作文时从时下流行的一些低浅俗滥的阅读文选中搬出一个个小故事,逐个背写在作文里,议论的语段过少甚至没有,只在小编觉得时用一两句话联系话题的情况。

议论性散文以议论为主,所写事例要概括而形象,并有到位的分析议论,这种以事例代替分析的现象,反映了部分考生认识水平不高,不会分析的现状。这类考生要学会辩证分析,多读一些规范的议论性文章,掌握一般的分析难题的技巧。在列举事例之后,必须扣住话题进行分析,使文章始终围绕中心论证。文段扣题的技巧主要有三种:首句扣题、议论描述性扣题、结句扣题。容易犯罗列事例毛病的考生,尤其要注意学会结句扣题,如2005年山东满分作文《尽显双赢智慧’里面的一段: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睿智的老果农。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果树新品种,他终于研究成功了。令人不解的是,他却将自己的成果挨家挨户的送给自己的邻居。在他的引导下,全村的果园里种的都是他的优良品种。有人便好奇地问他,他回答说:“我是为了自己的果树,如果邻居用的仍然是旧品种,那我的果树也会被传播的花粉污染。”他的话让人恍然大悟,他的这种行为,既保全了自己的果树质量的纯洁,又使邻居获得新的品种,与他人共享提高,才能使自己更加完善。这难道不是一种双赢智慧吗?

在这一段的最后,考生对上面的事例进行了简洁的议论,并用一句“这难道不是一种双赢智慧吗”进行扣题;若没有最后几句议论的句子,就会犯罗列事例的毛病。

四、忌不明模式,随意为文

不明模式是指有的考生不熟悉议论性散文的结构模式,写出的作文或罗列材料,或衔接不好,或过于片面等。不少考生写议论性散文不列提纲,想到哪儿写哪儿,甚至于有的考生会犯把写好的一两段文字划掉重写的考场作文大忌,这都与考生不明作文模式有关。

议论性散文常见的结构模式有三种:并列式、引伸式、对照式。所谓并列式即作文主体部分各段之间是并列关系,如2005年高考四川满分作文《烟随风逝,名随史流》采用并列式结构;所谓引申式即作文的主体部分各段之间是递进关系,如2005年高考江苏省满分作文《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所谓对照式即作文的主体部分段落之间是对比关系,如2004年高考山东省满分作文《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考生写议论性散文时要仔细审读话题,确立自己作文的结构模式,如用并列式结构的可用拟小深入了解式的写法,用引申式结构的要用好过渡句或过渡词语,用对照式的要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与分析都有,也要注意过渡语句的使用等等。

五、忌“画龙无睛”,蜻蜓点水

“画龙无睛”是借用了成语画龙点睛,意思是指某些考生的议论性散文缺少或没有深入的议论,只在文章小编觉得部分如同“蜻蜓点水”般地点一下话题,让人读了以后很容易认为其和话题关联不大而判为离题或打擦边球。最典型的莫过于2003年高考江苏南京的考生费滢滢的作文《人情与节日》了。该生的父亲是一位文学评论家,该生在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时,以一篇《平台》打动所有的评委,最终从8万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头奖,她的写作水平不谓不高,可她的这篇高考作文仅得了25分,虽然当时就有争议,但阅卷教师一致认为判分合理。阅卷老师认为,该文的失败在于审题不准,没有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从阅卷老师的角度看,这篇作文的失败就在于其小编觉得部分议论不充分,和话题联系不密切,结局,画得很好的一条龙却没有眼睛,当然不能一飞冲天了。不少考生的议论性散文都存在类似毛病。

要想避免“画龙无睛”,考生应该做到,不管采用何种结构模式的议论性散文,其小编觉得部分(多为最后两段)都必须联系话题,扣住题目,深入议论,这种议论如同“颊上三毛”,能使文章增添更多的精妙,考生也就增加了得高分的机会。如2005年高考山东满分作文《别人的风景你的梦》的最后两段:

其实天堂和地狱相隔的并不遥远。不是为别人,而仅仅是为自己,此谓地狱;不仅仅为自己,更为别人,通过互助来共生双赢,此谓之天堂。走出小我,寻找到双赢,你也就从地狱走到了天堂。

记着,只有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别人才会装饰你的梦;你若想要别人来装饰你的梦,那么你要学会去装饰别人的风景。由于,这全球,本就是和谐的一体,双赢的存在。

第一段紧承上文地狱与天堂的事例进行议论,深化了主题;第二段回扣题目和话题,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若第一段缺失的话,这篇作文的深度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会进入一类卷,这表明了“画龙点睛”的重要性。

以上五种情况是考生写议论性散文经常出现的,笔者不揣浅陋,谨作此引玉之文,以求方家指正。

以上就是作文栏目为你带来的《 高中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写出好的文章。

如果你有好的作品,也可以点击下方“ 我要投稿” 把作品发给我们,届时将会让更多的读者欣赏到无论兄弟们的大作!